企查查APP显示,近日,宁国时代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,法定代表人为余卫,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,经营范围包含:电池制造;电池销售;电池零配件销售;电池零配件生产;储能技术服务等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,该公司由吉利迈捷投资有限公司、磐信(上海)投资中心(有限合伙)等间接共同持股。其中,吉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吉利迈捷投资44.7%的股权。
资料显示,吉利科技集团隶属于世界500强吉利控股集团,是一家以新材料、新能源、摩旅文化为核心业务的大型产业集团。
这就意味着,吉利加码自造电池。
图/企查查
构建电池产业生态圈
事实上,此次成立新公司并非吉利首次在宁国布局。早在2020年,吉利科技集团旗下安徽吉枫车辆再生利用有限公司就落户宁国。
今年11月5日就在宁国签约落户动力电池项目,规划建设年产能12GWh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生产线及相关配套。
以小窥大,吉利在宁国的布局是其加快构建动力电池产业生态圈的缩影。
今年7月21日,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表示,吉利控股集团正在通过入股合资、自研自产等方式,围绕电池技术创新、电池材料、充换电运营、光伏绿电、回收利用等领域,与电池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,形成生态化布局。
观吉利电池产业布局
诚如李书福所言,吉利的动力电池生态俨然已成型。自去年开始,吉利的投资布局明显加速,目前布局已覆盖原材料、电芯、模组、电池包及电池回收利用等领域。
在电芯制造端,吉利通过合资、入股、收购、长单等一系列动作与动力电池企业形成深度绑定关系,合作对象包括宁德时代、LG化学、孚能科技、欣旺达、耀宁科技、蜂巢能源、中创新航、瑞浦兰均等企业。
宁德时代:吉利与宁德时代的合作始于2018年底,彼时双方合资成立了时代吉利(宁德时代控股51%,浙江吉润持股49%)。目前,时代吉利年产12GWh动力电池宜宾项目已经开工,总投资为80亿元,计划2022年投产,产品将主要配套吉利、领克等品牌旗下新能源车型。
此外,宁德时代还参投了吉利旗下新能源汽车品牌极氪智能科技共计5亿美元的Pre-A系列优先股。
欣旺达:2021年7月宣布与吉润汽车(吉利控股全资子公司)、吉利控股成立合资公司,投资50亿元建设动力电池项目。该项目已于今年1月正式开工建设,计划于今年9月开始设备进场安装调试,有望在今年年底实现产品下线。项目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能80万套混合动力电池。
耀宁科技:目前已经在岳阳、鹰潭、建湖落地三个百亿磷酸铁锂电池项目,加上旗下子公司的产能规划,耀宁科技磷酸铁锂电池产能规划合计达到144GWh。其中盐湖基地项目已于12月12日开工建设。
耀宁科技董事长李星星同时也是吉利集团控股股东,与董事长李书福是父子关系。
孚能科技:2020年宣布与吉利合资建设动力电池工厂,2021年5月17日,双方签署《合资协议》,确立成立合资公司建设年产能达到120GWh的动力电池项目。
此外,吉利科技还入股了孚能科技,通过层层股权设计,已至少间接持有孚能科技股权比例2.55%。
LG化学:目前与吉利汽车的合资工厂正在建设之中。
除了车用动力电池,吉利还通过旗下公司将触角延伸至储能电池。2021年12月15日,北京星能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投资50亿的锂离子电池储能项目正式落户鄱阳。星能数字科技为吉利控股加快推动低碳转型发展的重要布局,主要为用户提供锂离子电池储能产品和电站运营服务。
当然,只有“枪”,没有“弹药”是击中不了目标的。吉利早已联合头部材料企业,在原材料及回收利用领域进行了完整布局。
在上游原材料端,2022年11月,李星星担任ST澄星董事长,任期为三年。李星星为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之子,同时也是吉利控股集团监事,自2021年年底通过旗下公司耗费30亿成功接盘ST澄星。
ST澄星主要产品包括黄磷、磷酸、磷酸盐等精细磷化工系列产品。目前拥有热法磷酸产能60万吨,精细磷酸盐产品产能12万吨,黄磷产能16万吨,并自我配套有磷矿、煤矿,配备了黄磷生产所需的火电厂和水电站,可与耀宁科技的磷酸铁锂电池布局形成协同效应。
在下游回收利用端,2018年10月,吉利集团(40%)、巴斯夫杉杉(30%)和紫金矿业(30%)共同投资组建常青新能源,主营废旧锂电池资源化利用和三元前驱体的研发、生产、销售等业务。
三方的合作模式是常青新能源回收吉利提供的废旧电池包,从中回收有价值的钴、锂等材料,加上紫金矿业提供的钴矿资源生产三元前驱体,再交给杉杉能源做成正极材料,最后再供给吉利旗下的动力电池工厂,由此打造锂电资源生态闭环产业链。
按照规划,常青新能源五年计划总投资65.89亿元,建设年产15万吨废旧锂电池资源化利用项目,以及年产能10万吨三元前驱体生产线。
2022年11月18日,吉利科技集团与宜春市袁州区人民政府签约,将在袁州区投建磷酸铁锂材料及10万吨电池回收综合利用项目。随后12月便在江西成立了新能源科技公司,法定代表人同样为余卫,业务涵盖动力电池回收。
总结
整车厂下场造电池已渐成趋势,无论是自研、自建,还是合建、入股,国内外整车厂积极加码动力电池领域的步伐来势汹汹。而且,不只是动力电池,上到原材料,下到回收利用,车企统统都想“吞下”,夺回电池供应链的把控力与话语权的决心不言而喻。
毕竟,只有占据主动,构建多元化的生态体验,才能长远的发展下去,避免落个大鱼吃小鱼的悲惨结局。
但换一个角度看,动力电池产业链一波又一波的大规模扩产势必会造成产能过剩。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在上个月一场活动中表示:“预计最晚后年全产业链都将出现产能过剩,而唯一不会出现过剩的是质量上乘、成本低的电池产品。”
千军万马过独木桥,产能并非最重要的资本,真正考验的是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经营智慧。